近日,一名13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完成“补心”手术后恢复良好,在湖北武汉复查时发现,植入瓣膜存在新生细胞生长。
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生物瓣膜易钙化衰败,儿童瓣膜材料选择少且无法生长,是心血管领域一直以来未突破的难题。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主研发出我国首个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且具备自我生长与重塑能力的新型细胞化瓣膜。
5月29日,该项技术首次进入临床,为13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补心”手术。12月7日,院方对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及PET-CT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人工肺动脉瓣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这意味着,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在患者体内已构建成功。(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倪晶依)
自10月中旬以来,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驻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多次遭遇武装组织威胁或直接袭击。伊拉克前空军军官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情况与近期美国加强中东地区军力部署、并强调对以色列的明确支持有关。
伊拉克安全问题专家 前空军军官 艾哈迈德·谢里菲:事实上,伊拉克民兵武装各派保持了近一年的“沉默”,没有发动无人机或火箭弹袭击。但当他们发现美国改变其政策时,为了回应美方的相关做法,一些民兵武装便开始发动袭击。
据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7日发表的声明,自10月中旬以来,伊拉克、叙利亚境内驻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已遭到至少78起袭击,导致66名美方人员受伤。曾在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服役的谢里菲认为,阿萨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布局的重要战略点,由此也成了当地民兵武装的重点袭击目标。
伊拉克安全问题专家 前空军军官 艾哈迈德·谢里菲:无论是石油或天然气运输都会经过该基地附近地区,甚至连叙利亚(南部)的坦夫军事基地也被视为用来支援阿萨德空军基地。美国已将阿萨德空军基地视为可以替代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战略性基地之一。
谢里菲还在采访中说,伊拉克民兵武装与美方冲突增加,可能会对伊拉克的发展复兴造成影响。
伊拉克安全问题专家 前空军军官 艾哈迈德·谢里菲: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反对极端组织的战争之后,伊拉克又卷入到民兵武装与美方的冲突中。这成为伊拉克发展复兴的阻碍。(央视新闻客户端)